打造历史文化“留声机” 北京西城区重点项目驶入建设“快车道”
施工路面干净整洁,建筑材料码放整齐,扬尘检测设备、安全防护网、警示牌等设置规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东侧的施工现场上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业,这正是由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承建,集商业、办公、地铁、人防等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盛危改项目。
意义重大 “老城区”迎来“新面孔”
据悉,该工程是中建交通在北京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是北京市金融街沿线城区建设升级的最后一环,也是目前北京市二环内的唯 一一个主体结构在施项目。此外,项目施工区域内包括7棵清代古树与一所民国时代建筑,特殊的条件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需兼顾文物保护、古树养护、预防扰民等一系列问题,作业难度高、工程意义大。
层层保护 “老树”焕“新颜”
工作人员在对古树进行养护
“这边的护栏还需要再加固一道!养护需要用的营养液让库里再送过来一部分!”项目生产经理王光亮正在对现场的7棵古树进行日常养护指挥。据了解,这些古树均种植于清朝中叶,200多年来一直都是附近居民休憩、聚会的重要场所,是当地“胡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项目部专业队伍的精心养护下,7棵古树目前健康状况均良好,已经于今春发出嫩芽。“开始还担心施工会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给抹掉,”本地市民王大爷说道,“看到这么专业的养护,现在感觉完全不用担心了。”
技术攻关 空中飞“屋”好戏上演
项目部技术人员现场讨论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的西南角,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型建筑,该建筑始建于民国初年,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外观。为保证施工过程中不损坏古建筑,项目总工程师王英杰组织队伍多次开展现场踏勘实测,夜以继日对古建筑周边区域的施工方法组织推敲论证,最终成功制定出“新做桩基+托换抬梁”的施工方案。届时,该建筑将通过托换抬梁以悬空21米的姿态为现场施工腾挪空间,并在地面施工完成后恢复原位,上演“空中飞屋”的建筑奇景。
“空中飞屋”效果示意图
服务大众 打造民生就业“双引擎”
据悉,该工程建成后,将满足至少20家大型金融企业入住条件,预计将为社会提供2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其包含的600个停车位也将大大缓缓北京老城区停车难、居民出行不便的难题,构建起既能拉动首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亦能服务一方民生、谋取百姓福祉的民生“双引擎”。
“天气转暖,现场施工已经进入全面提速的环节。”项目负责人李久双如是说,“作为央企员工,我们只有一个想法——早点将品质过硬的工程交到老百姓手中。”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全国艺术家联盟特邀书法名家——刁振家
- 文学经典与舞台艺术再创造
- 高原诗人田勇个展3月5日开幕
- 陈子由LOOKME大片拍摄花絮
-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推介会顺利召开
- 被《舌尖三》捧红的章丘铁锅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匠人故事——林柄元
- 晚清贵族家庭的家训,年轻人不要碰这四个东西,沾上一个就毁了
- 《深度社交》:如何“深耕”人际关系的交际艺术
- 《溪水是有艺术的生命》即将出版
- 这些不看绝对会后悔的特色非遗展馆,全都在百花洲分会场!
-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焦作市文化旅游大会召开
- 王同山大草书法诗词情怀(之九)
- 龙门石窟考古发现唐代塔基 初步推测为印度高僧墓塔
- 旷世奇才王世襄——“脑子旺旺”!
- 尚品宅配国潮文化大课,前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谈文创
- 在理性主导的当下,“虚无”为何成为“流行病”?
- 李智慧的书法作品欣赏
- 人民日报、新华社头条都关注了湖州长兴这个小姑娘
- 大河之北:网友惊叹“家乡原来这么美”
- 瑞莱茵集团与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文化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